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六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剑平在秀苇家只躲了一天,第二天的下半夜,便由吴七亲自划船把他载到内地去了。同他一起走的还有一位徐侃同志,是个年轻的不挂牌的外科大夫,台湾人,在日本学医时参加了共产党。他在厦门一直当同志们的义务医生。这回组织上派他沿途替剑平医伤。

    剑平走的那天早晨,秀苇才听到郑羽对她说出四敏牺牲的实在情况,她登时就哭了。郑羽接着又告诉她,四敏的尸体今早已经发现了,就在长堤那边的沙滩上面。

    秀苇离开了郑羽,一个人朝着郊外的长堤走去。这天正好是星期日,堤上堤下都围满了人。秀苇一挤进人丛,就看见一个微微屈着两腿的尸体伏在退了潮的沙滩上。她抑住眼泪,不让哭声冲出喉咙……四敏的脸一半贴在沙上,脸色虽然死黄,却没有受害者的惨相,正如他活着的时候那样,安静而善良。他的眼半开,死死地盯着沙滩。肺尖中过弹的伤口,血渍已经叫海水给冲洗干净了。好些个青年学生,站在尸体旁边,默默地低着头。有个秀苇教过的学生悄悄地告诉秀苇,验尸官刚才来验过尸,侦缉队也来搜过尸体,据他们说,尸体可以由死者的亲属领回去埋葬。……

    这时从堤上又来了十多个滨海中学的女学生,乍一来,都用惊骇的、哀伤的眼睛瞧着伏在沙上的老师,接着是沉默,接着有人咬手绢,接着有人哭。第一个人的哭声把其他的学生都引哭了。秀苇抑制了半天的眼泪,到这时候也抑制不住了。

    为着提防涨潮会把尸体冲走,四个男学生动手把尸体抬到长堤上面来。秀苇蹲下去,用手绢替四敏拭去耳朵里和眼眶里的泥沙。有个女学生替四敏整理潮湿凌乱的头发,又有个男学生替四敏揉直了僵而弯的双腿。秀苇看到四敏肺尖的伤口,几乎忍不住想动手去替他包扎,像她替剑平包扎肘伤那样。

    来的人越来越多,各个阶层的人都有。薛嘉黍老校长拄着手杖也来了,一看到四敏的尸体就眼泪闪闪地挂了一胡子。他紧闭着嘴,潮湿的眼睛隐藏着沉默的抗议。

    刘眉气喘喘地赶来,站着愣了半天,然后把秀苇拉到没有人的地方去说话。

    “我们厦联社完了!往后怎么办!”他颓丧地摇着头,又悄悄地说:“秀苇,我告诉你一件事,你千万别告诉别人————剑平逃到白鹿洞山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会知道?”

    “前天晚上,他一逃出来就先到我家,”他骄傲地说,“后来他从我那儿后门又逃到白鹿洞山去,他嘱咐我不要告诉别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为什么又告诉我呢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当然不同,你是自己人。秀苇,等一会我们一同到白鹿洞去找他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要去你去,我不去。我管不了这许多!”

    刘眉又惊又傻地直了眼儿,瞧着秀苇走开了。

    刘眉回到人丛里来时,这边已经由滨海中学的教员和厦联社的社员成立了一个治丧委员会,决定今天下午五点钟举行殡葬。

    刘眉激动地对治丧委员会的朋友们说:

    “应办的事情你们办吧。棺材,由我负责买。”

    他邀秀苇一起去买棺材,跑了好几家,都嫌太小。秀苇有一种连她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奇怪心理,她虽然知道棺材对于死人并不等于房屋对于活人,而且也知道黄土一掩就什么都完了,但她仍然希望能替死者找一口比较结实的棺材,好像她过去已经忽略了不少可贵的友谊,现在不能再忽略这最后一件东西似的。刘眉在这一点上倒也不吝惜腰包,他慷慨地听从秀苇的建议,买一口好的。

    下午五点钟,送殡的人都在长堤的旷地上集合。秀苇想也没想到会来了这么多的人!这中间,来得最多的是青年学生,其次是各个社团和工会渔会的人,还有姓陈的大姓也来了不少。四敏的灵柩挂满了花环。

    郑羽同志偷偷地对秀苇说:

    “我们有意发动了各方面的人来参加,人多了,他们便认不出目标。可是咱们也得小心,前天晚上封街大搜查,抓了一百多个老百姓,监狱都满了。今天来送殡的一定也有特务混在这里面。你瞧,站在那边的那个穿浅灰西装的,准是条狗……”

    秀苇回到旷地来的时候,刘眉已经带着三十多个艺专的学生赶来了。

    滨海中学的乐队奏起哀乐,接着是唱挽歌和默哀,旷地上忽然一片沉寂。海风绕过鼓浪屿的日光岩,沿着海面吹来,白色的挽联在落日的斜光里,别别地响着。空气中有着从灵柩发散出来的花环的香味。海潮无力地拍着岸石,哗……哗……哗……

    出殡了。前头是乐队,接着是送殡的行列,接着是灵柩,接着又是送殡的行列。抬着灵柩的是死者生前的学生,沿途陆续有人参加进来,行列越加越长,经过大街,经过沈奎政公馆的门口,经过侦缉处,经过市政府,经过司令部……秀苇仿佛忘了那睡在灵柩里面的是她自己的朋友,仿佛四敏是个象征的名字,又仿佛觉得四敏也参加了送殡的行列,和她在一起走。四敏没有死————他是跑完了一段接力跑,把旗、把任务、把意志,交给大家,让大家接下去跑第二段。一切正在开始,正在继续,正在发展……

    秀苇听见路旁有人在议论:

    “这是邓鲁出殡……”

    行列到了郊外南普陀路时,送殡的人陆续散回去了。剩下的一些学生和旧日的朋友还紧跟着灵柩走。那条穿浅灰色西装的狗也还跟在后面。秀苇悄悄地对郑羽说:

    “你先回去吧,你不用到坟地去。”

   &n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