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卷上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酒之作,尚矣。仪狄〔1〕作酒醪〔2〕,杜康秫酒〔3〕,岂以善酿得名?盖抑始于此耶。

    酒味甘、辛,大热,有毒。虽可忘忧,然能作疾,所谓腐肠烂胃,溃髓蒸筋。而刘词《养生论》〔4〕:酒所以醉人者,麹糵〔5〕之气故尔。麹糵气消,皆化为水。昔先王〔6〕诰庶邦庶士“无彝酒”,又曰“祀兹酒”,言天之命民作酒,惟祀而已。六彝〔7〕有舟〔8〕,所以戒其覆;六尊〔9〕有罍〔10〕,所以戒其淫。陶侃〔11〕剧饮,亦自制其限。后世以酒为浆〔12〕,不醉反耻,岂知百药之长,黄帝〔13〕所以治疾耶!

    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:tianbooks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仪狄:传说中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,相传也是酒的发明者。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仪狄作酒。”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昔者,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,进之禹,禹饮而甘之,遂疏仪狄,绝旨酒,曰: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。”但清人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认为“令”字系衍文,仪狄是帝女的名字,可备一说。

    〔2〕酒醪(láo):一种带糟的酒,汁渣混合,又称浊酒。

    〔3〕杜康秫(shú)酒:杜康,传说中酿酒的始祖之一。《说文解字·酉部》:“杜康作秫酒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二十六、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四三引《世本》:“少康作秫酒。”《说文解字·巾部》:“少康,杜康也。”也有说法认为是仪狄发明酒之后,杜康在其基础上做了改进。《陶靖节先生诗》卷三《述酒》汤汉注引旧注:“仪狄造,杜康润色之。”秫,黏高粱,多用来酿酒。《说文解字·禾部》:“秫,稷之黏者。”清程瑶田《九谷考》:“黏者为秫,北方谓之高粱,或谓之红粱,通谓之秫。”

    〔4〕刘词《养生论》:宋《崇文总目》著录刘词《混俗颐生录》两卷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卷,撰者题“处士刘词”。《养生论》或为《混俗颐生录》之别名。

    〔5〕麹(qū)糵(niè):酒麹,酿酒用的发酵剂。原指发霉发芽的谷物。

    〔6〕先王:先代的帝王。下文“无彝酒”和“祀兹酒”出自《尚书·酒诰》,是西周时周公命康叔在其封地卫国宣布戒酒的告诫之辞。

    〔7〕六彝:指六种刻画不同的彝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六彝之名物,以待果将。”郑玄注:“六彝:鸡彝、鸟彝、斝彝、黄彝、虎彝、蜼彝。”彝,古代的盛酒礼器。

    〔8〕舟:用在彝下的托盘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尊彝》:“祼用鸡彝、鸟彝,皆有舟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若今时承盘。”

    〔9〕六尊:六种形制不同的尊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六尊之名物,以待祭祀宾客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六尊:献尊、象尊、壶尊、著尊、大尊、山尊。”尊,古代的盛酒礼器。鼓腹侈口,高圈足,形制较多,常见的为圆形及方形。

    〔10〕罍(léi):古代祭祀用的酒器。外形或圆或方,小口,广肩,深腹,圈足,有盖和鼻,与壶相似。形制比尊大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尊彝》“皆有罍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罍,神之所饮也。”

    〔11〕陶侃(259——334):字士行,晋朝名将,官至大司马。本为鄱阳(今江西鄱阳)人,西晋灭吴后徙家庐江浔阳(今江西九江)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。传见《晋书》卷六十六。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刘孝标注引《陶侃别传》:“侃在武昌,与佐吏从容饮燕,常有饮限。或劝犹可少进,侃凄然良久曰:‘昔年少,曾有酒失,二亲见约,故不敢逾限。’”

    〔12〕浆:古代一种带有酸味的酿制饮料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:“辨四饮之物:一曰清,二曰醫,三曰浆,四曰酏。”郑玄注:“浆,今之酨浆也。”孙诒让正义:“案:酨、浆同物,累言之则曰酨浆。盖亦酿糟为之,但味微酢耳。”

    〔13〕黄帝:传说中上古的帝王,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,事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。托名于黄帝的《黄帝内经》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,论述了用酒治病的方法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酿酒的起源很早。仪狄酿造浊酒,杜康酿造秫酒,他们难道是因善于酿酒而闻名的吗?大概是因为酿酒法的发明最早始于他们吧。

    酒的味道甘、辛,性大热,有毒。虽然饮酒可以让人忘掉忧愁,但也能够让人罹患疾病,即所谓腐烂肠胃,溃精髓,毁筋骨。刘词在《养生论》中说酒之所以能够醉人,是麹之气造成的。麹之气消解后,酒就全部化成了水。从前先王曾告诫各诸侯国的士说:“不要经常饮酒。”又说:“只有祭祀的时候才用酒。”这是说上天指示百姓酿酒,只是用来祭祀而已。六彝有“舟”,是为了防止其倾覆;六尊有“罍”,是为了防止饮酒无度。陶侃饮酒很多,但仍自己规定了限度。后世的人把酒当作“浆”来饮用,不喝醉反而感到羞耻,哪里知道酒作为百药之长,是黄帝用来治病的呢!

    大率晋人嗜酒。孔群〔1〕作书族人:“今年秫得七百斛,不了麹糵事。”王忱〔2〕“三日不饮酒,觉形神不复相亲”。至于刘〔3〕、殷〔4〕、嵇〔5〕、阮〔6〕之徒,尤不可一日无此。要之,酣放自肆,托于麹糵以逃世网,未必真得酒中趣尔。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,正不如此。是知狂药〔7〕自有妙理,岂特浇其礌磈〔8〕者耶!五斗先生〔9〕弃官而归,耕于东皋之野,浪游醉乡,没身不返,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,虽黄帝华胥之游〔10〕,殆未有以过之。繇此观之,酒之境界,岂餔歠〔11〕者所能与知哉!儒学之士如韩愈〔12〕者,犹不足以知此,反悲醉乡之徒为不遇〔13〕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孔群(生卒年不详):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刘孝标注引《会稽后贤记》曰:“群字敬休,会稽山阴人。祖竺,吴豫章太守。父弈,全椒令。群有智局,仕至御史中丞。”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鸿胪卿孔群好饮酒。王丞相语云:‘卿何为恒饮酒?不见酒家覆瓿布,日月糜烂?’群曰:‘不尔,不见糟肉,乃更堪久。’群尝书与亲旧:‘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,不了麹糵事。’”

    〔2〕王忱(?——392):字元达,小字佛大,东晋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仕至荆州刺史。性嗜酒,卒于饮酒。事见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《晋安帝纪》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佛大叹言:‘三日不饮酒,觉形神不复相亲。’”

    〔3〕刘:指刘伶(生卒年不详)。伶字伯伦,沛国(今江苏沛县)人。三国时曹魏著名文士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著有《酒德颂》。传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刘伶病酒,渴甚,从妇求酒。妇捐酒毁器,涕泣谏曰:‘君饮太过,非摄生之道,必宜断之!’伶曰:‘甚善。我不能自禁,唯当祝鬼神,自誓断之耳!便可具酒肉。’妇曰:‘敬闻命。’供酒肉于神前,请伶祝誓。伶跪而祝曰:‘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,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。妇人之言,慎不可听。’便引酒进肉,隗然已醉矣。”“刘伶恒纵酒放达,或脱衣裸形在屋中。人见讥之。伶曰:‘我以天地为栋宇,屋室为裈衣。诸君何为入我裈中?’”

    〔4〕殷:指殷融(生卒年不详)。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刘孝标注引《晋中兴书》曰:“殷融字洪远,陈郡人。……为司徒左西属。饮酒善舞,终日啸咏,未尝以世务自婴。累迁吏部尚书、太常卿,卒。”

    〔5〕嵇:指嵇康(223——262)。康字叔夜,谯国铚(今安徽宿州西)人。三国时曹魏著名文士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有《养生论》、《声无哀乐论》、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等。传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及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曾记载“嵇、阮、山、刘在竹林酣饮”,但嵇康在竹林诸贤中是最不善于大量饮酒的。其《酒赋》今仅存残句。

    〔6〕阮:指阮籍(210——263)。籍字嗣宗,陈留尉氏(今河南尉氏)人。三国时曹魏著名文士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曾任步兵校尉,又称“阮步兵”。有《咏怀诗》、《达庄论》、《大人先生传》等。传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及《晋书》卷四十九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籍以世多故,禄仕而已,闻步兵校尉缺,厨多美酒,营人善酿酒,求为校尉,遂纵酒昏酣,遗落世事。”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阮公邻家妇有美色,当垆酤酒。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,阮醉,便眠其妇侧。夫始殊疑之,伺察,终无他意。”

    〔7〕狂药:酒的别称。

    〔8〕礌磈(lěi kuǐ):原意高低不平貌,此指心中块垒或不平之气。

    〔9〕五斗先生:即王绩(585——644),字无功,号东皋子,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隋大业中,曾任扬州六合县丞,后弃官还归乡里。性嗜酒,其《五斗先生传》称:“有五斗先生者,以酒德游于人间。有以酒请者,无贵贱皆往,往必醉,醉则不择地斯寝矣,醒则复起饮也。常一饮五斗,因以为号焉。”传见《旧唐书》卷一九二《隐逸传》、《新唐书》卷一九六《隐逸传》。

    〔10〕华胥之游: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。黄帝“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”,“其国无帅长,自然而已;其民无嗜欲,自然而已”。后指一种理想中的安乐和平之境。

    〔11〕餔(bū)歠(chuò):也作“餔啜”,吃喝之意。

    〔12〕韩愈(768——824):字退之,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唐代文学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传见《旧唐书》卷一一○,《新唐书》卷一○一。

    〔13〕反悲醉乡之徒为不遇:韩愈《赠郑兵曹》:“尊酒相逢十载前,君为壮夫我少年。尊酒相逢十载后,我为壮夫君白首。我材与世不相当,戢鳞委翅无复望。当今贤俊皆周行,君何为乎亦遑遑?杯行到君莫停手,破除万事无过酒。”抒发了怀才不遇时以酒浇愁的愤懑之情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大概晋朝人最喜欢饮酒。孔群给族人写信称:“今年才收了七百斛的秫,还不够用来酿酒。”王忱说:“三天不饮酒,就觉得肉体和精神都开始分离了。”至于刘伶、殷融、嵇康、阮籍这些人,更是不能一天不饮酒。但他们主要是纵酒畅饮,放浪形骸,借酒逃避现实的束缚,未必真能体会到酒中的意趣。古时候所说的得到酒的全部意趣的人,恰恰不是这样的。要明白酒自有其玄妙处,岂是只用来发泄胸中不平之气的?五斗先生王绩弃官回乡,耕作于东皋之野,沉醉于美酒之中,至死不悔,且认为已经接近结绳而治的清明时代,即使是黄帝梦中的华胥国,也几乎不能超越醉酒后达到的境界。由此看来,饮酒的境界岂是那些只知道大吃大喝的俗人所能懂得的?就连像韩愈这样的儒学之士,尚且不懂得这个道理,反而悲叹沉湎于酒的人都是怀才不遇。

    大哉,酒之于世也。礼天地,事鬼神;射乡〔1〕之饮,《鹿鸣》〔2〕之歌,宾主百拜,左右秩秩;上至缙绅〔3〕,下逮闾里〔4〕,诗人墨客,渔夫樵妇,无一可以缺此。投闲自放,攘襟露腹,便然酣卧于江湖之上,扶头解酲〔5〕,忽然而醒。虽道术之士,炼阳消阴,饥肠如筋,而熟谷之液,亦不能去。唯胡人禅律〔6〕以此为戒。嗜者至于濡首〔7〕败性,失理伤生,往往屏爵弃卮,焚罍折榼〔8〕,终身不复知其味者。酒复何过邪?平居无事,污罇〔9〕斗酒,发狂荡之思,助江山之兴,亦未足以知麹糵之力、稻米之功。至于流离放逐,秋声〔10〕暮雨,朝登糟丘〔11〕,暮游麹封〔12〕,御魑魅〔13〕于烟岚,转炎荒〔14〕为净土,酒之功力,其近于道耶!与酒游者,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,其视穷泰违顺,特戏事尔。彼饥饿其身,焦劳其思,牛衣〔15〕发儿女之感,泽畔有可怜之色〔16〕,又乌足以议此哉!鸱夷丈人〔17〕以酒为名,含垢受侮,与世浮沉;而彼骚人〔18〕,高自标持,分别黑白,且不足以全身远害,犹以为惟我独醒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射乡:古代的乡射礼和乡饮酒礼。乡射是射箭饮酒的礼仪,其制有二:一为州长在春秋两季以礼会民,射于州之学校;二为乡大夫三年大比贡士之后,乡大夫、乡老与乡人行射礼。射礼前都要先行乡饮酒礼。乡饮酒礼指古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,向诸侯推荐德艺兼备的贤者,临行之时,由乡大夫设宴以宾礼相待。参见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。

    〔2〕《鹿鸣》:《诗经·小雅》的一篇,是反映周代国君宴会宾客与群臣的诗。

    〔3〕缙绅:原意为插笏板于腰带,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,后成为士大夫的代称。缙,同“搢”,插。绅,束腰的大带。

    〔4〕闾里:乡里,泛指民间。古代以五家为比,五比为闾。

    〔5〕扶头解酲(chéng):扶头,酒醉醒后又饮少量淡酒以解酲。解酲,解酒。酲,因饮酒多而神志不清。

    〔6〕胡人禅律:胡人,我国古代对于北方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,汉代以后也用以泛指外国人。禅律,佛教戒律。

    〔7〕濡首:语出《易·未济》:“上九,有孚于饮酒,无咎。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象曰:‘饮酒濡首,亦不知节也。’”后以“濡首”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。濡,浸渍,沾湿。

    〔8〕屏爵弃卮(zhī),焚罍折榼(kē):丢弃、焚毁酒器。爵,古代盛酒器,两柱,三足;也作为爵、觚、觯、角、散等酒具的总称。卮,古代酒器,有四升的容量。榼,古时的一种盛酒器。

    〔9〕污罇(wāzūn):即凿地以代酒器之意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污尊而抔饮。”郑玄注:“污尊,凿地为尊也;抔饮,手掬之也。”污,掘地。罇,同“樽”、“尊”,古代酒器。

    〔10〕秋声:秋天自然界的各种声音,多含萧索之味。

    〔11〕糟丘:酿酒所剩的糟滓堆积成山,形容沉湎于酒。

    〔12〕封:用于酿酒的酒积攒成堆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聚酒千钟,积成封。”

    〔13〕魑魅:传说中的山神鬼怪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八年:“投诸四夷,以御魑魅。”杜预注:“魑魅,山林异气所生,为人害者。”

    〔14〕炎荒:南方偏远之地。

    〔15〕牛衣:原为草、麻之类编织成的披盖物,供牛御寒之用。《汉书·王章传》记载王章年轻时穷困,“章疾病,无被,卧牛衣中,与妻决,涕泣”,遭其妻训斥。

    〔16〕泽畔有可怜之色:《史记·屈原贾谊列传》记载屈原被谗放逐,“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。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”。

    〔17〕鸱夷丈人:指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(生卒年不详)。范蠡归隐后,自称“鸱夷子皮”。事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与《货殖列传》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司马贞《索隐》引韦昭曰:“鸱夷,革囊也,或曰生牛皮也。”

    〔18〕骚人:屈原作《离骚》,因称他及其他楚辞作者为骚人,后世也用来称呼诗人、文人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记载屈原被放逐后,遇到一渔父问他何故至此,屈原曰:“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渔父曰:“……众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,何故怀瑾握瑜,而自令见放为?”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酒对于尘世的意义太大了!礼祀天地,敬事鬼神;乡射乡饮的礼仪,群臣宴会的欢歌,宾主之间多次行礼,肃穆恭敬;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平民百姓,从诗人墨客,到渔夫樵妇,谁都不能离开酒。饮酒之后,闲适自在,袒胸露腹,安然酣睡于江湖之上,又稍饮淡酒以解醉,之后忽然酒醒。即使是修习道术之人,修炼阴阳之术,耐得住饥肠之苦,但对于熟谷酿成的酒,仍难以拒绝。只有胡人的佛教戒律是禁止饮酒的。有些嗜酒者因过量饮酒而导致败坏品性,失去理智,伤害生命,往往由此就摒绝、毁弃酒具,且终身不再饮酒。酒本身又有什么过错呢?平常无事时,随意而豪饮,引发狂放的思绪,有助游览江河山岳的兴致,尚不足以称得上是懂得饮酒的意趣。当遭遇流离放逐之时,面对秋声暮雨,日夜沉醉于酒中,在烟岚雾霭中驾驭魑魅,将荒蛮偏远之地想像成极乐世界,这时酒的力量差不多接近“道”了吧?真正懂酒之人,即使面临生死的威胁也不畏惧,所谓穷达顺逆,在他看来都不过是儿戏一般。那些食不果腹、愁思烦扰,稍处穷困就感泣生之艰辛,一遭放逐就面露可怜之色的人,又如何有资格谈论酒的意义呢?鸱夷丈人以酒自号,能够忍辱负重,与世事相沉浮;而屈原等人,孤高自得,虽能明辨是非,却不能保全自身、远离伤害,还以为只有自己是清醒的。

    善乎,酒之移人也。惨舒阴阳,平治险阻,刚愎者薰然而慈仁,濡弱1者感慨而激烈。陵轹王公〔2〕,绐玩妻妾〔3〕,滑稽4不穷,斟酌自如,识量之高,风味之媺〔5〕,足以还浇薄而发猥琐。岂特此哉?“夙夜在公”《有駜》6,“岂乐饮酒”《鱼藻》7,“酌以大斗”《行苇》8,“不醉无归”《湛露》9。君臣相遇,播于声诗〔10〕,亦未足以语太平之盛。至于黎民休息,日用饮食,祝、史无求〔11〕,神具醉止〔12〕,斯可谓至德之世矣。然则伯伦之颂德〔13〕,乐天之论功〔14〕,盖未必有以形容之。夫其道深远,非冥搜不足以发其义;其术精微,非三昧〔15〕不足以善其事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濡弱:柔弱,懦弱。

    〔2〕陵轹(lì)王公:蔑视王公贵戚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记载“灌夫为人刚直使酒,不好面腴。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,不欲加礼,必陵之”,因醉酒怒骂武安侯田蚡而被劾“凌轹宗室,侵犯骨肉”,族诛。陵轹,同“凌轹”,蔑视,欺压。

    〔3〕绐(dài)玩妻妾:或指刘伶戏妻之事,参见第3页注释〔3〕。绐玩,哄骗,玩弄。

    〔4〕滑稽(gǔ jī):此处兼有圆转顺俗的态度与酒具两种含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六一引崔浩《汉记音义》曰:“滑稽,酒器也。转注吐酒,终日不已,若今之燧樽。”扬雄《酒箴》:“鸱夷滑稽,腹大如壶。尽日盛酒,人复借酤。”

    〔5〕媺(měi):同“美”。

    〔6〕《有駜(bì)》:《诗经·鲁颂》的一篇,描写贵族勉行公事与宴饮之乐。

    〔7〕《鱼藻》:《诗经·小雅》的一篇,诗中主要赞美周天子建都镐京后生活的安乐。

    〔8〕《行苇》:《诗经·大雅》的一篇,描写贵族之间宴会、较射的生活。

    〔9〕《湛露》:《诗经·小雅》的一篇,是描写周天子宴请诸侯的诗。

    〔10〕声诗:能配合音乐演唱的诗。

    〔11〕祝、史无求: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年:“其家事无猜,其祝、史不祈。”杜预注:“家无猜疑之事,故祝、史无求于鬼神。”祝,掌祭祀之官。史,掌祭祀、卜筮、记事之官。

    〔12〕神具醉止: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神具醉止,皇尸载起。”具,通“俱”。“止”,语尾助词。

    〔13〕伯伦之颂德:刘伶字伯伦,有《酒德颂》,借酒为喻,表现玄学的理想境界及企慕的人格。

    〔14〕乐天之论功:白居易(772——846)字乐天,唐代诗人。有《酒功赞》,颂扬酒的美好。据序称,此赞是继刘伶的《酒德颂》而作的。

    〔15〕三昧:原为佛教用语,后借指事物的奥秘、诀窍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酒能使人作有益的改变。使之在阴阳变化中调节情绪,在艰难险阻中平衡心态,使刚愎自用的人变得温和仁慈,懦弱胆小的人变得慷慨激昂。饮酒后,敢于藐视权贵,挑逗妻妾,滑稽不断,怡然斟酌,其识见度量之高,风姿品味之美,都足以扭转浮薄的世风,排遣庸俗的思想。酒的用途难道只有这一点吗?“日夜都在办公的处所”《诗经·有駜》,“快乐地饮酒”《诗经·鱼藻》,“饮用大斗的酒”《诗经·行苇》,“不喝醉不离开筵席”《诗经·湛露》。这些声诗将君臣以礼相待、开怀畅饮的情形表现了出来,但仍不能描摹太平之世的盛况。到了百姓休养生息,日常饮食无忧,祝史无求于神,神灵都已喝醉,则可以说是至德的时代了。即使像刘伶那样颂扬酒德,像白居易那样赞论酒功,大概也形容不了酒的意义。酒的内涵非常深奥玄远,若非深入探求,不足以阐发其意义;酒的工艺十分精巧细微,若非掌握奥妙,就不足以酿到尽善尽美。

    昔唐逸人〔1〕追述焦革〔2〕酒法,立祠配享〔3〕,又采自古以来善酒者以为谱〔4〕。虽其书脱略卑陋,闻者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