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编:哲学概说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胡适

    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,

    从根本上着想,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,

    这种学问,叫作哲学。

    哲学史有三个目的:明变、求因、评判。

    胡适 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聘其为文学院院长

    胡适(1891——1962),曾任北京大学校长、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。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学位(包括名誉博士),是世上拥有最多博士学位的人之一。他著述丰富,在文学、哲学、史学、考据学、教育学、伦理学、红学等诸领域都有较深研究并开风气之先,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。

    哲学概说

    一、哲学的定义

    哲学的定义,从来没有一定的。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:“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,从根本上着想,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,这种学问,叫作哲学。”例如行为的善恶,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。平常人对着这问题,或劝人行善去恶,或实行赏善罚恶,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决。哲学家遇着这问题,便去研究什么叫作善,什么叫作恶;人的善恶是天生的呢,还是学得来的呢;我们何以能知道善恶的分别,是生来有这种观念,还是从阅历经验上学得来的呢;善何以当为,恶何以不当为;还是因为善事有利所以当为,恶事有害所以不当为呢;还是只论善恶,不论利害呢。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。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,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。

    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,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。例如:

    (一)天地万物怎样来的。(宇宙论)

    (二)知识、思想的范围、作用及方法。(名学及知识论)

    (三)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。(人生哲学,旧称“伦理学”)

    (四)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,能思想,行善去恶呢。(教育哲学)

    (五)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,如何管理。(政治哲学)

    (六)人生究竟有何归宿。(宗教哲学)

    二、哲学史

    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,自古以来,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。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,各人有各人的见解,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,遂致互相辩论。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,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。例如孟子说人性是善的,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,荀子说性是恶的。到了后世,又有人说性有上中下三品,又有人说性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。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,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,一一记叙下来,便成了哲学史。

    哲学史的种类也有许多:

    (一)通史

    例如《中国哲学史》《西洋哲学史》之类。

    (二)专史

    1.专治一个时代的,例如《希腊哲学史》《明儒学案》。

    2.专治一个学派的,例如《禅学史》《斯多亚派哲学史》。

    3.专讲一人的学说的,例如《王阳明的哲学》《康德的哲学》。

    4.专讲哲学的一部分的历史,例如《名学史》《人生哲学史》《心理学史》。

    哲学史有三个目的:

    (一)明变

    哲学史第一要务,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。例如孟子、荀子同是儒家,但是孟子、荀子的学说和孔子不同,孟子又和荀子不同。又如宋儒、明儒也都自称孔氏,但是宋明的儒学,并不是孔子的儒学,也不是孟子、荀子的儒学。但是这个不同之中,却也有个相同的所在,又有个一线相承的所在。这种同异沿革的线索,非有哲学史,不能明白写出来。

    (二)求因

    哲学史目的,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,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。例如程子、朱子的哲学,何以不同于孔子、孟子的哲学?陆象山、王阳明的哲学,又何以不同于程子、朱子呢?这些原因,约有三种:

    1.个人才性不同。

    2.所处的时势不同。

    3.所受的思想学术不同。

    (三)评判

    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,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,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,这便叫作评判。但是我说的评判,并不是把做哲学史的人自己的眼光,来批评古人的是非得失。那种“主观的”评判,没有什么大用处。如今所说,乃是“客观的”评判。这种评判法,要把每一家学说所发生的效果表示出来。这些效果的价值,便是那种学说的价值。这些效果,大概可分为三种:

    1.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,发生何种影响。

    2.要看一家学说在风俗政治上,发生何种影响。

 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